首页 加密货币风险文章正文

中国人形机器人弯道超车?南山智尚靠“肌腱”卖爆,万亿市场要变天!

加密货币风险 2025年03月26日 02:57 35 author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与中国科技力量的展现

全球科技竞争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在这场科技竞赛中,以DeepSeek、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向世界展示着自身的创新实力。

从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完成高难度的前空翻、侧空翻动作,到武汉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问”在咖啡店里娴熟地“实习”,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预示着这一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爆发的临界点。

UHMWPE纤维材料: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关键,国产替代的机遇

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研发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材料被视为理想选择。然而,目前全球UHMWPE纤维市场的头部厂商主要集中在国外,如荷兰的帝斯曼(Dyneema纤维)、美国的霍尼韦尔(Spectra纤维)和日本的东洋纺(Tsunooga纤维)。国内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相关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进度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这也意味着国产替代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南山智尚的突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产品实现销售订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具备年产能36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南山智尚(300918.SZ)的销售进展备受市场关注。而其在这一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已经实现。

3月19日下午,南山智尚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产品实现了销售订单。这是南山智尚腱绳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其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战略合作:南山智尚携手武汉大学与手智创新,深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与此同时,南山智尚还宣布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武汉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联合研发与生产。在腱绳产品实现销售突破的同时,南山智尚也开始沿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纵深推进,展现出其在该领域的战略雄心。

抢占万亿级赛道:从材料突破到重构人形机器人价值

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明星产品的不断迭代,验证了灵巧手、运动控制、轻量化材料三大核心技术的成熟路径。其中,材料作为机械结构的物理载体,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负载能力、灵活性和耐久性——这正是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切入点。

作为国内UHMWPE纤维的领军企业,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年产能合计达到3600吨,产品覆盖特种防护、海洋绳网等高附加值领域。其纤维覆盖100D-2400D、26cN/dtex-42cN/dtex 等不同规格,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且密度仅为钢的1/8,完美契合人形机器人对腱绳材料的苛刻需求。通过材料的突破,南山智尚正在逐步重构人形机器人的价值构成。

锦纶长丝:南山智尚的另一张王牌,助力机器人轻量化发展

南山智尚还在大力推进锦纶长丝项目,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已于2024年11月试投产,其中锦纶6年产能4.4万吨,更先进的锦纶66年产能3.6万吨。

锦纶6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轻量化特点,有望应用在机器人结构部件、柔性组件、传动系统、防护与外壳等重要领域中。例如,OpenAI押注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挪威1X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的最新款家用机器人Neo Gamma,采用的就是编织尼龙(锦纶)材质外壳。

市场前景: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南山智尚由此沿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纵深推进,已在人形机器人万亿蓝海中抢占先机。据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提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中国人形机器人2024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27.6亿元人民币,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中国电子学会更加乐观,其预计,到2030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700亿元,若加上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市场总规模更是有望突破万亿大关。

产学研联盟:南山智尚的技术破局之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这种被业内称为“机器人肌腱”的关键材料,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与耐久性。此前,武汉大学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天问”,拥有36个自由度,其中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天问”拥有国际上当前最低成本的高可靠性刚柔耦合灵巧手,以腱绳驱动的柔性手指,能针对物体自适应抓取。

“天问”在武汉“NOWORRY COFFEE”光谷店内自行为顾客服务,双臂自由弯曲,左手拿咖啡壶对着右手握的杯子,将咖啡准确地倒入杯中,左手拿着咖啡杯轻松地放到托盘上,然后双手端着咖啡走到顾客桌前,将咖啡递到顾客手上,已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合作细节:优势互补,共赢未来

本次在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的运动控制算法与手智创新的灵巧手技术加持下,南山智尚的UHMWPE纤维不再仅是特种防护领域的明星产品,而是化身为智能机器人“筋骨系统”的核心载体。此次,三方合作构建的“算法-材料-硬件”闭环,正在打破传统产业链条中研发与制造脱节的困局。

中信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线性执行器、旋转执行器、末端执行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成本占比中超过70%,其中传动系统、骨架结构等环节的成本压缩空间尤为显著。采用UHMWPE纤维替代传统金属材料,使得驱动轻量化机器人所需的电机功率降低,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南山智尚选择的破局路径,正是通过材料性能的迭代实现系统级降本。

这种成本优化逻辑在合作协议中已现端倪。公告显示,三方将重点攻关航天航空、医疗康复等高端场景,这些领域对材料性能的极致要求与较高的价格承受能力,恰好为技术商业化提供了试炼场。

特别的,本次合作不同于传统合作中常见的技术买断模式,三方约定“按投入比例共享知识产权”,这一方面确保了研发团队的持续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为后续的产业化推广铺设了无障碍通道。武汉大学在技术标准制定领域的主导权,与南山智尚在量产工艺端的经验积累形成互补,这种分工既规避了高校成果转化中常见的“纸上专利”困局,也让企业的生产线成为技术创新的验证平台。

首单破冰:南山智尚的产业跃迁逻辑与市场反馈

市场对这套创新体系的反馈已在资本市场有所体现。2月以来,受益于机器人概念,南山智尚股价大涨,至今累计涨幅逾121%,多家机构调高其目标价位。南山智尚腱绳产品销售订单的实现,也标志着其核心材料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完成了从“实验室验证”到“市场化落地”的关键跨越。有相关行业人士分析称,首单的签订不仅验证了南山智尚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更意味着其材料已进入头部厂商的测试验证体系,为后续规模化订单奠定基础。

站在产业发展的维度观察,南山智尚的战略选择揭示了中国制造向高端跃迁的典型路径。从纺织材料到新材料,再到如今切入机器人产业,这家企业的转型轨迹暗合着中国制造业“从规模到质量,从代工到创新”的升级脉络。

正如二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那些在黎明前夜布局核心技术的企业,终将在朝阳升起时收获超额回报。对于南山智尚而言,这次产学研合作的深层价值或许在于:当智能机器的时代真正降临,其纤维新材料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可能成为撬动一个产业支点的杠杆。

标签: 人形机器人 UHMWPE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南山智尚 机器人产业

发表评论

Blockchain Bites Copyright Blockchain Bites https://www.mixinft.com 2024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川ICP备202456847-8号 Power By Blockchain B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