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密货币收益文章正文

悍高集团IPO豪赌:业绩逆天,难掩“幽灵”销售魅影

加密货币收益 2025年04月13日 15:43 9 author

悍高集团IPO前夜:一场精心粉饰的资本豪赌?

排队两年,七版招股书:上市之路的漫长与焦灼

悍高集团,这家以五金制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为了叩开深交所主板的大门,足足排队了两年多,期间修改和完善招股说明书竟达七个版本之多。这马拉松式的上市之路,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企业,需要如此费尽周折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又是什么样的底气,支撑着它在屡次问询下依然坚持冲击IPO?4月11日,悍高集团将迎来最终的审判,上市的梦想能否照进现实,一切都将揭晓。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上市征程背后,隐藏的风险和疑点却不得不令人深思。

房地产寒冬下的五金逆袭:数据靓丽的背后藏着什么?

众所周知,五金制品行业与房地产、家装等行业息息相关,堪称是下游行业的晴雨表。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家装家居市场也难逃寒冬。按常理推断,作为上游供应商的五金企业,业绩必然会受到波及。更何况,悍高集团还曾不幸踩雷恒大集团,后者可是其2023年的前五大线下直销客户。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悍高集团却交出了一份“靓丽”得让人难以置信的财务报表。这究竟是逆势崛起的奇迹,还是精心包装的假象?我们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业绩“靓丽”的背后:行业颓势下的逆势狂奔

同行哀鸿遍野,悍高一枝独秀:是实力超群还是另有玄机?

当其他五金企业在房地产寒冬中苦苦挣扎时,悍高集团却如同开了挂一般,业绩一路高歌猛进。同行业内的领头羊——坚朗五金,2024年净利润暴跌72%;海鸥住工更惨,前三季度直接亏损,净利润暴跌213%;浙江永强虽然有所恢复,但也是在2023年净利润暴跌76%的基础上。更令人唏嘘的是,与悍高集团几乎同期冲刺IPO的图特股份,已经黯然撤回了上市申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悍高集团的“鹤立鸡群”显得格外扎眼。是它掌握了什么独门秘籍,能够逆转行业颓势?还是说,这其中隐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猫腻?

恒大踩雷与直销困境:风险提示下的业绩疑云

招股书中,悍高集团也承认了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对其业务的影响,并且坦言踩雷了恒大集团。此外,其线下直销前五大客户之一的志邦家居,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暴跌了约24%。既然如此,悍高集团是如何在自身风险重重、客户业绩惨淡的情况下,实现业绩逆势增长的呢?这其中的逻辑,实在令人费解。

暴增的利润与诡异的客户:数据粉饰的嫌疑挥之不去

从2020年到2024年,悍高集团的营收从8.53亿元飙升至28.57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从0.55亿元暴涨至5.31亿元,短短四年增长了接近十倍!这种火箭般的增长速度,简直是匪夷所思。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此“靓丽”的业绩,与整个行业的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难道悍高集团掌握了点石成金的魔法,能够无视行业规律,凭空创造利润?恐怕,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才能找到真相。

“幽灵”销售魅影:刚成立公司的大额采购疑云

河南悍固与江西凯创:空壳公司撑起的前五大客户?

在悍高集团近年来“诡异”的业绩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幽灵”销售现象。招股书显示,悍高集团竟然向成立仅一个月的公司大举销售产品,以至于这些公司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其云商模式下的前五大客户。例如,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21年8月18日的公司,在成立当年就成为了悍高集团云商模式下的第三大客户,当年采购金额高达181.78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天眼查显示,河南悍固商贸有限公司的员工人数为0人,疑似是一家“空壳”公司。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江西凯创建材有限公司身上,这家公司在成立仅一个多月后,就成为了悍高集团2020年云商模式下的第二大客户。这些刚刚成立的“空壳”公司,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悍高集团的重要客户的?这背后是否存在着利益输送或其他不正当交易?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屡被处罚的审计机构,能否保证数据的真实?

更令人担忧的是,悍高集团此次IPO的审计机构是华兴会计师事务所。这家事务所近年来审计问题频发,在琏升科技和福建星网锐捷的审计项目中,均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并受到了监管处罚。一个连自身都难以保证清白的审计机构,又如何能让人相信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悍高集团选择这样一家“劣迹斑斑”的事务所,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说,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技术创新的虚实:专利数量与研发实力的反差

1173项专利的真相:数量掩盖下的质量缺失

悍高集团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其拥有1173项专利,并自诩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试图以此来证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仔细分析其专利构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水分。截至2025年3月4日,悍高集团拥有的发明专利仅有18项,占比仅为1.53%,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却高达98.46%。这意味着,悍高集团的大部分专利都集中在一些简单的结构和外观改进上,真正的核心技术专利寥寥无几。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专利结构,与招股书宣称的“领先的工艺技术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暴露出其技术创新能力的短板。

兼职研发的笑话:侮辱股民智商的操作?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悍高集团的研发团队中,竟然有大量兼职人员。截至2024年6月末,悍高集团有162名兼职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数接近一半。这简直是在开玩笑!研发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和深入研究,依靠兼职人员又能搞出什么名堂?难道悍高集团是想用“人海战术”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种做法不仅是对研发工作的敷衍,更是对股民智商的侮辱。

核心技术与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的严重失衡

招股书披露的核心技术也暴露出深层次的矛盾。悍高集团引以为傲的“角柜拉出机构技术”等15项核心技术中,仅有3项涉及发明专利,且多集中于结构改良层面。例如,”快速下水手工水槽”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仅303万元,占相关产品收入不足0.5%。这意味着,悍高集团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这种“花钱买吆喝”式的研发,究竟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还是为了粉饰财务报表?

官司缠身:技术短板暴露无遗

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悍高集团近年来频频陷入专利诉讼纠纷。招股书中披露了五起因专利纠纷而起的诉讼案件,悍高集团均为被告。其中,与铭珈家居的专利纠纷甚至闹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悍高集团以支付370万元和解金告终。这些官司缠身的事实,无疑进一步暴露了悍高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短板。

上市的真实目的:圈钱还是自救?

账上10亿现金:为何还要伸手向市场要钱?

如果悍高集团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可信的,那么截至去年末,该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应该超过10亿元。而其此次IPO募投项目所需的资金总额仅为6.4亿元。也就是说,悍高集团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的资金来完成募投项目,根本没有必要向市场伸手要钱。这不禁让人怀疑,悍高集团此次IPO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圈钱吗?

A股市场的“失血”:悍高上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当前,A股市场正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尤其是在美国不断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巴菲特甚至将关税形容为一种“战争行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A股市场亟需资金和弹药,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能够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而悍高集团,一个主要生产铰链、滑轨、水槽等大众化五金制品的企业,根本算不上高科技企业,其产品也并非不可替代。将宝贵的资本市场资源浪费在这样的企业身上,是否值得?悍高集团的上市,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又能带来多大的贡献?恐怕,这些问题都需要监管部门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权衡。

标签: 以太坊 DeFi NFT 元宇宙 Web3

发表评论

Blockchain Bites Copyright Blockchain Bites https://www.mixinft.com 2024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川ICP备202456847-8号 Power By Blockchain Bites